哈希游戏- 哈希游戏平台- 哈希游戏官方网站
为什么签名验证可以证明数据的来源是安全的(也就是是我发的而不是别人伪发或伪造的) 模拟场景: 伪造方换原数据--签名数据验证以后的Hash和伪造数据的Hash不相同,验证失败。 伪造方换原数据和签名数据--公钥验证后的数据和被换数据的Hash不符,验证失败。(因为签名数据是用的换数据方自身私钥签名的,只有与其对应的公钥可以还原回原Hash值,但此时用的还是原数据方的公钥去做的验证,所以公钥解密后得到的并不是伪造数据的Hash值)。 综上:信息是没有被伪造可能的。
A和B通信,首先B要把自己的公钥发给A,A用B自己的公钥加密数据传给B,B再用自己的私钥解密。但是公钥因为是暴露的,可能被C获得,那么C获取B的公钥后完全可以自己发伪造消息给B,所以A和B通信的时候B需要知道信息是A发送的,所以通信中A会把自身的公钥发给B,再发送数据的时候对数据用自身的私钥加密,因为公钥私钥互相可解,发送到B后B用A的公钥去解密,比对用B公钥加密B私钥解密和A私钥加密(签名)A公钥解密(验证)的数据结果是否一致,如果一致则证明是A发送的数据而不是别人篡改过的数据。
和对称加密不同之处在于,非对称加密的公钥很容易获得,因此制造原文-密文对是没有困难的事 所以,非对称加密破解的关键只在于,如何找到找到正确的私钥,可以解密所有经过公钥加密过的密文。找到这样的私钥即为成功破解 由于非对称加密的自身特性,怎样通过公钥来推断出私钥通常是一种思路(例如 RSA),但往往 最佳手段依然是穷举法,只是和对称加密破解的区别在于,对称加密破解是不断尝试自己的新密钥是否可以将拿到的原文-密文对进行加密和解密,而非对称加密是不断尝试自己 的新私钥 是否和公钥互相可解。